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系杂交小麦除在国内大面积应用,实现产业化外,还走出国门,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经过前期推广,现在有了很好的产品输出渠道,有了很好的技术研究单位,二系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已经初步踏上产业化开发的快车道”,中化集团旗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科研部经理张胜全对记者表示。
作为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杂种优势的主要粮食作物,杂交小麦研究与产业化备受关注。随着中种杂交小麦公司的二系杂交小麦进入产业化阶段,中国成为全球二系杂交小麦研发的核心基地,在国际杂交小麦领域处于上游顶端位置。
张胜全还记得,早在2008年和2009年时,巴基斯坦小麦生产徘徊不前,平均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作为当地90%人口的主食,面对水资源短缺等严峻形势,巴方希望中国原创的二系杂交小麦技术在巴基斯坦落地生根。
二系杂交小麦具有高产、稳产、抗逆等特点,尤其适合巴基斯坦等中低产麦区种植。2014年,中种杂交小麦公司与巴基斯坦佳德农业公司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商业合作协议,率先在巴基斯坦进行市场开发。
中种杂交小麦公司总经理陈兆波说,在巴基斯坦推广产量水平较高的二系杂交小麦也遇到过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由于三四月份的高温干旱天气,巴基斯坦普遍推广生育期多在120天到150天的小麦品种,而最初到巴基斯坦种植的部分中国小麦品种生育期最长达到了190天。
为解决品种问题,中种杂交小麦公司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前往巴基斯坦去筛选当地适合的品种,在巴基斯坦不同麦区建立了试验基地,并把从巴基斯坦当地选用的优良品种引进来,与中国的特有的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进行杂交,培育适合巴基斯坦的杂交小麦新品种。
到目前,巴基斯坦已有230个二系杂交小麦试点示范种植点,面积达3万亩,一些小农户开始试种。
为让当地人员尽快掌握杂交小麦技术,中种杂交小麦公司技术人员采取了手把手教,点对点学的方式向巴方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中方累计派遣赴巴基斯坦开展杂交小麦技术合作和产业推广人数达到近150人次,累计走访城市超过20个,行驶里程超过10000公里。
经过几年的磨合,到2017-2018年度,巴基斯坦北方麦区杂交小麦试验增产幅度最高达到50.1%,中部麦区杂交小麦试验参试组合增产比例更是达到70%,增产幅度最高达45%。
合作方巴基斯坦白沙瓦农业大学Arif博士表示,中国杂交小麦来了以后,为巴基斯坦小麦生产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选择。
陈兆波表示,面向巴基斯坦的合作,涉及了科研、示范、推广及产业化的全过程。
张胜全说,二系小麦在巴基斯坦已经进入产业化加速阶段。一是由于合作伙伴佳德公司是当地最有名的种子公司,双方签订10年商业合同,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二是二系小麦的科学研究也写入了双方政府间合作协议;三是在合作中也实现了关键技术创新,并注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中种杂交小麦公司已与巴基斯坦、孟加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展开二系杂交小麦的示范推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1亿亩,约为中国小麦面积的3.5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麦生产水平普遍较低,仍可提升潜力巨大。
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副总裁、中国种子集团总经理宋维波认为,农业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空间很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小麦的主产区,合作具有商业前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2019-06-04 09:59
2018-08-28 08:50
2018-08-27 09:05
2021-06-10 11:17
2019-06-04 09:59
2018-08-28 08:50
2018-08-27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