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塑料袋问世,随后便在世界各地投入量产。但百年之后,它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普遍问题。
1902年塑料袋问世,随后便在世界各地投入量产。但百年之后,它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成为困扰全球环境的普遍问题。从2008年国家发布限塑令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年,但随着快递业以及外卖业兴起,新问题随之出现。近日,商务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领域和企业过量使用塑料包装,白色污染问题有抬头趋势,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将在近期发布。
笔者长期在塑料包装行业工作,不可否认,限塑令对中国塑料袋消耗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白色垃圾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共节约700亿个塑料包装袋,平均每年约87.5亿个。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限塑令的执行仍存在问题:一是监管措施和配套措施不到位,导致法令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在各部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配合方面,缺乏相关制度和操作细则;二是公众参与意愿匮乏,不愿牺牲生活便利性来配合政策执行,而在超市等场所可以购买塑料袋,彻底打消了免费使用时的道德顾虑,还引发部分人对限塑令的反感;三是受技术限制,没有研发成功在价格和实用性上优于塑料袋的替代产品。
不仅如此,政策制定者在限塑令颁布之初,没能预见到十年后快递和外卖成为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已经执行不佳的限塑令带来了全新挑战。数据显示,仅2016年全国快递行业就消耗塑料袋约147亿个,国内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远超每年节约下来的塑料袋,新的资源环境压力陡然增加。
因此,限塑的道路如何往下走,就是政府对政策“打补丁”能力的重大考验。商务部提到的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固然是重要手段,但比照之前限塑令的执行,笔者认为,鼓励外卖平台、快递企业采用绿色包装以及对包装循环使用只是“治标”,“治本”还需国家制定专项扶植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生产环保替代产品。目前已有高分子材料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袋,并在生物环境下自行分解,对人和环境都无毒害,值得试验并推广。
同时,激励公众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限塑上的活跃程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改变公众消费习惯,这些举措结合才是长久之道。在笔者生活的江南城市,就活跃着一批志愿者,通过检查居民居住环境、商铺中的塑料垃圾等活动,为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社会作出不小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2021-08-31 10:52
2021-08-25 11:10
2021-08-17 11:10
2021-07-28 10:39
2021-08-31 10:52
2021-08-25 11:10
2021-08-17 11:10
2021-07-28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