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5月,我国啤酒产量1758.7万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0.7%,进口啤酒进口量24.73万千升,同比增长8.91%。
进口啤酒冲击本土品牌
据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透露,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啤酒生产量为4141.67万千升,同比下降3.7%,啤酒总消费量为4177.2万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3.5%。
近日,燕京啤酒宣布关闭部分工厂,业内人士认为其低端产品出现下滑是主因。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销量在2014年开始已经经历长达25个月的下滑,部分啤酒企业业绩出现亏损,加剧行业的洗牌。
在行业人士看来,中国啤酒行业“腹背受敌”。
何勇称,啤酒产销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的碎片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和人口老龄化现象。另一方面,外来竞争加剧。2012年进口啤酒增幅71.44%,2013年增幅65.6%,2014年增幅85.59%,2012年~2016年累计增幅达900%。
“强强联合”或带来机会
何勇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啤酒消费量趋稳,进口啤酒仍将继续增长,占中国啤酒消费量的5%。
中银国际证券在日前的分析报告中强调“重视啤酒机会”,认为行业需求继续承压、青啤20%股权可能出现变更、燕啤高管团队新老更替,这三件事可能推动啤酒龙头在2017年~2018年实现强强联合,带来净利率提升的机会。
啤酒企业
开打“文化牌”
“啤酒行业已进入调结构、提品质的新常态,行业发展放缓与消费需求变化加快的矛盾,将倒逼企业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斌表示,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啤酒的价值也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要求。啤酒文化是连接各种元素共融发展的最优选择:“必须以啤酒酿造与啤酒文化产业作为‘双主业’。”
一个啤酒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以珠江啤酒为例,2016年,珠江啤酒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36.96%,其中,啤酒文化产业利润对整体利润的贡献接近1/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