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注册   登录
科技

2017还得种玉米!做好“一增四改” 稳产量要效益!

字号+ 作者:新农资360 来源:新农资360 2016-11-15 12:02 我要评论( )

“一增四改”模式,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一增四改”模式,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该项技术是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在调查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国际玉米增产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近年玉米最新科研成果集成的综合玉米增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增产效果显著。
 
一增:增密度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即根据品种特性和自然生产条件以及产量目标,因地制宜将现有生产上偏低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
 
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实践均表明: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抓手。玉米亩产量的构成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
 
玉米是单秆作物,不像小麦、水稻那样可以分蘖,一般每株玉米只能收获1个果穗。
 
因此,在影响玉米产量构成的要素中,密度最易受人为栽培措施所影响,只有在播种、定苗等环节中合理操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密度,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则受到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
 
因此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抓手。
 
根据我区玉米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一般大田种植密度增加500~1000株/亩,耐密紧凑型品种留苗4000~4500株/亩,平展型品种留苗3500株/亩左右。
 
如果每亩增加500株左右,通过增施肥料以及其它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每亩可以提高玉米产量50公斤左右。


 

四改:
 
1.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
 

 
耐密型品种不完全等同于紧凑型品种,耐密型品种是紧凑型玉米品种的进一步发展。
 
耐密型品种首先要具有适宜密植的形态特征,即具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根系等形态特征,还能密植(5000株/亩)而不倒,果穗全、匀、饱,无空杆,还要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雾照能力、高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强的施肥响应能力。
 
种子选用及处理。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应进行包衣,以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病虫损害。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2.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
 

 
 
通过大小垄种植和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边际效应,使玉米单株与群体协调发展,同时便于田间管理,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减少粗缩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大幅度提高密度、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
 
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时,一般大行距为70~8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可适当延迟玉米收获的时间。
 
3.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作物需要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比例、数量、时间等;采用地表撒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引起大量的挥发和流失,肥效不高。
 
改配方施肥一是要按照作物需要和目标产量,科学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和比例;二是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在需肥关键时期集中开沟深施,科学管理;四是水肥耦合,以肥调水。
 
4.改半机械化种植为全机械化作业
 
 
推广玉米机械化作业,即耕地、播种、施肥、中耕、除草、收获等各个农事环节实施机械化作业。
 
通过机械播种可以提高播种质量、加快播种进度、增加适期播种比例和出苗均匀度,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通过机械收获可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玉米行距,并对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整齐度和适期成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简化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而且提高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中食展banner
五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