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注册   登录
直击

食品人的两会提案宗:庆后、潘刚、刘永好等食品大佬,都在”两会

字号+ 作者:admin 来源:食品产经网 2017-03-19 12:44 我要评论( )

今年两会,娃哈哈宗庆后、今麦郎范现国、伊利潘刚、新希望刘永好、完达山王景海等食品大佬们都讲了些什么。

今年两会,娃哈哈宗庆后、今麦郎范现国、伊利潘刚、新希望刘永好、完达山王景海等食品大佬们都讲了些什么。
 
 
两会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宗庆后于1987年创立的娃哈哈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集团,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10月24日,被聘为浙商总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2016年胡润百富榜宗庆后家族以1120亿元财富,位列第五名。
 
1、调整产品结构,由安全向健康转型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实现消费品品质质量的提升工作。宗庆后认为,近几年来,在国家食药总局以及各级政府的监管之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步好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质量也越来越高。
 
宗庆后表示,从安全转向健康,是食品行业进一步的目标。“供给侧改革就是调整产品结构的问题,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宗庆后说,“对食品饮料行业来说,我认为是要从安全转向健康。现在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会有一些亚健康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生物工程、中医食疗等方面努力开发一些对人们健康有帮助的保健食品,从而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
 
2、坚持主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对于跨界来说,饮料食品行业跨到生物科技、传感器、智能制造,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对此,宗庆后说:“我们原来就有机械厂,主要是为自己服务的,做模具,进口设备的备件,现在我们能够自己做设备了,这方面还处于基础阶段。所以生物科技、传感器、智能制造、机器人我们也做了,但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还是进口的,所以成本上还下不来。”
 
“装备制造对中国来说是主力,从食品饮料行业转到制造业跨度是挺大的。”宗庆后表示:“食品饮料行业是我们从小做起,从头做起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在科技行业我们还是和内行合作一起搞。”对于走多远化的道路,宗庆后说到:“对于企业多元化发展,一是企业有没有需要,二是有没有能力,三是有没有条件。当然主业发展才是最主要的。对于哇哈哈而言,并也没有太多元化,一直坚持主业发展,我们也曾经做过童装,一年也能赚两千多万,对于一般小企业来讲也是挺厉害,但对我们来讲就感觉不划算,因为它每年要弄很多款式,要花很多精力来做,但食品饮料方面如果开发一个产品成功就几十个亿,你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就赚两千万不太划算,所以我们就放弃了。”
 
“娃哈哈现在主业已经发展得很大了,所以再过度地发展可能对整个行业不利,如果扩大规模的话就是多元化的必要,就看有没有机会了,这个行业已经被人垄断了,没有发展的机会了你进去也是不行的。隔行如隔山,所以和一些内行一起合作还是有机会的。”宗庆后说。
 
3、用好互联网技术有助实体经济发展
 
宗庆后认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全民奔小康、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这些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很多电商搞促销、花钱买流量的做法却把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搞乱了,“花一块钱把你的产品买来,贴八毛钱卖出去,把这个市场全部占领以后再抬价,这就对实体经济就有冲击了。”
 
宗庆后表示,搞好互联网对实体经济也很有帮助。“一个是管理方面,从订单开始到结算为止,全部用信息化系统,这样就能够减少很多劳动力,同时做到更加准确。另一个是设备方面,现在依靠互联网技术智能化,直接自动调整从而更加确保产品质量。”
 
当然,宗庆后还表示,实体企业会选择利用互联网创造一些新的营销方式,推他们的产品。
 
 
两会代表: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

 

 
“可以说50%以上的人都认为方便面有防腐剂,不健康,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方便面的工艺决定它根本就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打造了中国民营企业面食王国的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表示,近年来国民对国产食品信心下降,导致购买欲降低,这直接影响到“拉动内需”的国策。
 
其实,范现国提到的这个因为消费者认知错误而导致的问题何尝就仅仅存在于方便面行业,其实在整个食品产业普遍存在类似情况,乳制品行业更为甚,譬如就有很多消费者认为国产奶不如进口奶。已经连续几年在食品安全科普问题上多次呼吁的范现国,今年参加两会带来的4条建议中,其中一条就是呼吁尽快推动食育立法、形成食品安全良性互动社会氛围。
 
1、方便面怎么可能有防腐剂?
 
对于这一建议,作为中国民营方便面老大,范现国是有深切感受。
 
接受媒体访谈时范现国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尤其是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常常一条似是而非的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就会造成不少人的心理紧张情绪,演变成以讹传讹的谣言,甚至导致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
 
对此,范现国直接以方便面举例表示,日本、韩国人均一年消费方便面70多份,而我们国家才30多份。这两年公众对食用方便面内心还是有点顾虑,如果调研消费者,5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方便面有防腐剂,方便面不健康。
 
“实际上就防腐剂来说,方便面就根本没有防腐剂,因为它的工艺脱水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防腐剂”,范现国表示,消费者知识缺乏,误认方便面有防腐剂。其实很多消费者是缺乏健康饮食知识的,这才会真正影响健康。比如说现在好多女孩子瘦身,晚上不吃饭,其实食物到胃里四个小时已经排空了,你不吃一点东西的话,胃酸会增高。如果你具备这样的知识,你就要三餐都要吃,但是每餐不要过量。
 
“我们要拉动内需,消费是主要的一驾马车,如果大家在认知上有误解,就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范现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根、我们的本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由于知识的不足,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健康长寿等都会产生影响。
 
2、公众乳品消费知识同样匮乏
 
其实,范现国所说的只是食品行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但是恰恰是谣言或者公众对一些基本常识的缺乏,导致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受损,方便面是一方面,在另一大食品产业——乳制品行业又何尝不是?
 
当前,无论是购买奶粉,还是购买液态奶,更多消费者还是青睐洋品牌,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而实际上,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结果,伊利、飞鹤、三元、君乐宝、圣元等大型企业奶粉100%全部合格。相反,一些洋品牌却是问题频出。
 
国家质检总局刚刚公布的今年1月未准入的食品信息显示,来自澳大利亚的澳纽可婴幼奶粉,因“牛磺酸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被勒令销毁;去年12月同样未准入的乳制品有15个批次,其中2批次洋奶粉福特葆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被勒令退货处理,还有来自澳洲的酸奶、法国的奶酪等也因不合格而销毁。
 
即便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婴幼儿奶粉,被查出有问题的产品也是不少。去年5月,黑龙江食药监局通告显示,在当时进行的抽检中,有7批次洋奶粉不合格,涉及Holle、Lactana特福芬和Angi’ s Land安吉兰德等三个商标,问题出在维生素A指标未达标,锰指标、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不符合标签标示值等。6月份,负责中国进出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暂停了德国特福芬、法国安吉兰德两大有机奶粉品牌的生产企业在华注册。至今,德国特福芬工厂还处于暂停状态。
 
还有一些消费者喜欢跨境购洋奶粉,殊不知,这些个人跨境购买的洋奶粉并非是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有些营养素指标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婴幼儿的身体成长的需求,然而这部分消费群体有的根本就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3、食品安全认知影响“拉动内需”国策
 
“由于公众对食品安全感不强,也将影响‘拉动内需 ’国策”。范现国认为,2016年,国家食药监主管部门年度抽检食品批次达25.7万批次,合格率稳步提高,达96.8%。可以说,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感却不强,社会舆论和媒体谈食品安全色变。
 
“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心下降,导致对其购买欲的降低,这显现在近年来进口食品市场的繁荣程度”。范现国举了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的数据,今年1-3月,进口食品增幅高达34.8%。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进口食品的最大市场之一,来自世界14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品种在5万-6万种左右,品牌超过15000个以上。另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18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一方面反应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的下降。这直接影响了中央提出的‘通过扩大内需的拉动,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的精神”。范现国表示,其实这与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有很大关系,因此,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和提高健康素养一样迫切重要。

 
4、范现国呼吁尽快推动“食育”立法

 
如何树立消费者的信任机制,在范现国看来,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食育)可以消除分歧。
 
首先:制定“食育”相关法规
 
所谓食育,是指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饮食礼仪、行为准则、粮食安全等相关教育。范现国表示,日本早在2005年就颁布《食育基本法》,设定了基本的食育目标,包括:1、普及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2、推广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3、完善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4、构建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信赖关系;5、激发公众对环境和粮食等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在范现国看来,日本长期以来的食育教育,以及颁布的《食育基本法》,对日本国民健康素养和国民素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可资借鉴。我国也应制定、颁布正式的“食育”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教育法》,就能在客观条件上,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使“食育”工作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其次:鼓励社会各方互动,形成良好的食育社会氛围
 
范现国表示,为全面提高社会和全体居民的食育水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计生委等应提出明确方案,鼓励各方互动,既落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任务,又形成良好的食育社会氛围。
 
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消费沟通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为培养消费者对食品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企业应围绕自身特点推行食育,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让公众通过参观工厂、科普讲座、动手操作等活动,与食品生产厂家的近距离接触,提高食品生产的透明度,展示了诚信生产的良好形象,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形成良性互动,增进了解,提振消费信心。
 
还有就是鼓励食品龙头企业开展各类工厂旅游、行业博物馆、参观走廊、食品安全公益大赛、媒体开放日、消费者开放日等,打开工厂大门,主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另外还可鼓励食品安全科普走进中小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农村,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指定中小学校、机关单位、社区街道等人群,参与类似的食安教育工作。同时,对于开展相关食安教育工作的食品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两会代表: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

 

 
作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潘刚认为,振兴实体经济已经走到紧要关头,因此围绕实体经济和以往就频繁关注的农业领域,给出了自己的诊断。
 
作为国内乳业龙头企业的掌舵者,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会关注啥?
 
今年,潘刚的两份提案主要关注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有“痛点”诊断,也有“疗法”建议。
 
对于今年如此关注实体经济的原因,潘刚表示,振兴实体经济已经走到紧要关头,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研发投入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甚至缺失;税负沉重,融资成本走高,综合成本持续上升;投机资本冲击实业缺乏法制保障等多种挑战。
 
正因如此,潘刚建议,在现阶段,建议由政府主导、联合各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共同设立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推进实体企业创新战略,联合突破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以带动、引领实体经济整体性的提质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振兴实体经济,离不开实业企业家群体,因此要关注企业家精神。潘刚认为:“企业家精神不仅涵盖创新精神,更需要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中国新一代实业家群体要有勇气直面现实,不回避“痛点”和“短板”;既有创新精神,又追求卓越品质,就像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那样。正如潘刚提出的“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这个问题一样,全社会都需要思考,为什么目前中国还没有大量涌现出兼具创新精神和追求品质的实业企业家?
 
此外,潘刚对农业民生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资料显示,2016年两会,潘刚提交了《关于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的提案》和《关于提升农村地区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两个提案,这是潘刚3年来再次提交关于这两个议题的提案。
 
在2015年两会上,潘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提案》、《关于推动农业产业链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提案》、《关于激活企业实验室创新作用的提案》3个提案,并重点指出,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支持较之以往有所改善,但普惠金融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推动产业链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不仅要靠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的合力,还有赖于政策更多的支持。
 
而在2014年两会上,潘刚曾提出过加强儿童安全教育的提案。“农村儿童安全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与不懈推动,这是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所肩负的责任。”潘刚表示。
 
对于今年的提案,潘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政协委员肩负着参政议政的职责,从准备提案开始,就要紧扣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以实践和调研为基础,确保提案质量。
 
作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潘刚,出生于1970年,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欧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经济师。2002年时,32岁的潘刚出任伊利集团总裁,是当时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2015年潘刚领导的伊利,实现营收突破600亿元的大关,蝉联亚洲第一乳企。今年年初,伊利登上英国著名品牌评定机构Brand Finance 2017年度全球品牌500强榜单,成为中国乳业唯一上榜品牌。而在潘刚的战略目标中,伊利未来有望跻身全球乳业前5强。

 
两会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发展实体经济关键看企业行不行
 
“实体经济大家都说压力很大,困难很多。是的,因为现在产品过剩,市场没有那么好了。”刘永好话锋一转,“都说实体经济不行,为什么美的还做得那么好?”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一场记者会上直接抛出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刘永好成竹在胸:“实体经济行不行,在于你我行不行。”
 
转型升级
 
今年两会上,不少企业家委员、代表都谈到了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刘永好也认为,企业压力很大。
 
“企业压力来自于用工成本,每年都在提高。”刘永好用辩证法看待这个问题,“工资水平提高,对老百姓有利,对企业也有利。老百姓收入高,消费能力就高,又促进企业成长。”
 
除了用工成本提高,刘永好认为,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成本也在提高,“这些成本是必须的,因为你的产品要更加安全、环保。”
 
刘永好认为,第三个压力来自于企业产品利润在降低,因为现在很多产品都过剩了,“竞争的原因,你不降人家降,降来降去没钱赚,所以毛利普遍偏低,所以实体经济很多企业压力很大。成本在增长,盈利空间在降低。”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企业做得很好,美的销售增长得很快,员工收入增长也很快,为什么呢,转型升级做得好。”刘永好自问自答。
 
他认为,原本每个省、每个市都有很多的家电制造企业,现在集中度高了,意味着规模化效益好了,科研算下来的成本,摊到每个产品上少了,同时他们产品创新,规模和集中度提升了,同时更加适应市场。
 
“转型升级就是要生产普通、一般的非大众化产品,你是千篇一律的卖不上价,但是你变化一个花样、变化一个服务,或许老百姓就需要了。”刘永好说。
 
“转型是困难的,难在哪里呢?”刘永好认为,很多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他们熟悉老的办法,他们压成本、扩规模,采取这样的手段。“但是今天压成本不能无限压。扩规模,不见得规模大就好啊。即使你的营销好,服务到位,产品没转型仍然不行。”
 
“关键在变,变要靠人。”刘永好表示,很多企业管理层年龄都偏大,对新兴的互联网营销,对新兴的转型意识不足,“所以我们提出要干部年轻化,用干部年轻化促转型促升级,现在看来是对的。”
 
刘永好谈到,在实体经济困难大、转型压力大的时候,新希望集团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关键在于干部管理体系年轻化、企业多元化转型和寻找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税费改革

 
税费改革也是今年两会上企业家委员、代表经常提到的一个话题。刘永好认为,很多实体企业都有感觉,国家的税费相对比较高。
 
“但前几年这个反映少一些,最近反映多,为什么呢?”刘永好认为是因为前几年企业利润空间大。“赚的钱多,税费高一点也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刘永好提到,以前各个地方都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际上各个地方通过优惠政策,税费也得到减免,这几年毛利空间下降,产品过剩,竞争激烈,这就显得税费高了。
 
“多数企业税费高过利润。”刘永好做了很多调查发现,所谓“税费”其实是综合税费,包括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等方方面面的税收,还有关税,还有企业所缴纳的员工社保和企业应该承担的一部分。
 
刘永好提出,国家在转型期,对于实体经济、转型的企业,降低税费是有帮助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采取了减免的措施,包括营改增,营改增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效果,有一些企业税金减免不一样,所以效果不同。
 
“怎么样让我们的企业家群体过去这个坎儿,帮助大家过了这个关?”刘永好建议,在政策上,如资金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通过技术提升、服务提升、营销提升,特别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做强做大,国家给一些支持,比如说联合重组税收的支持,一些关键的资源向做强做大的企业倾斜。
 

两会代表: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景海

 
 
王景海认为,农民都能喝上好奶的时候,就会拉动民族乳品产业的振兴。我们的乳品企业不仅要练好内功,还要眼望世界,与国际标准相对接,“走出去”历练。
 
避免‘奶荒’、和‘奶剩’现象 政府和企业须共同承担责任
 
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奶荒”和“奶剩”现象在过去十几年中经常出现循环,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产业还不够规范,发展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破解“奶荒”和“奶剩”这个制约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难题,需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一是生产和消费相匹配问题。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不相匹配,我国的乳制品生产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三,但全民消费奶制品并没有排到第三。二是“奶剩”的问题。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担当“奶剩”的责任,企业应该肩负起不出现“奶剩”的责任,甚至主动减轻养殖业压力的责任。三是中国企业直面国际化竞争。既要在国内市场中,让消费者信任我们的产品,增强消费信心;又要在国际舞台上把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展示出来,培育竞争力。
 
中国奶业须练内功 更要‘走出去’历练
 
我们正在规划在国际市场上的突围。完达山已经具备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标准。完达山在北大荒建设的大型牧场是规范化、标准化的牧场,符合欧盟标准,无论是奶的脂肪,还是蛋白指标,均比照欧盟标准。这么好的产品,能不能参与国际竞争?我认为有突破点,但压力仍然不小。
 
一是奶源成本。国际上的鲜奶成本很低,他们大多是家庭牧场,自有土地,而我们要租地、种饲料、投资搞牧场建设,再加上渠道上的成本也很高。这样就造成我们的最终产品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二是降低原料和渠道成本,我认为要想方设法,从源头做起,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整,降低原料成本和渠道成本,让民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历练,我们要与国际标准相对接,眼望世界,跟国际企业进行有效合作,推动民族产业走出国门。
 
农民都喝上好奶时定会拉动民族奶业振兴
 
边远的农村是中国奶业广袤的市场,乳制品如果能够覆盖边远的农村,能够让农民都能喝上好奶的时候,那一定会拉动民族奶业的振兴,因为他们是最好的消费拉动者。
 
大企业不能只盯着高端消费群体,应该更好地满足普罗大众的消费需求。所以这次,我在提案建议中提到了要国家普及饮奶知识,让全民增强饮奶习惯,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一杯奶健康一个民族。
 
‘不能人抽牛’ 企业打造奶业品牌有故事
 
塑造好企业的品牌形象,不仅要抓质量,也要讲好奶业故事,让消费者了解企业文化,增强消费信心。完达山过去是10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是军旅文化打造出来的企业。在知青去的时候又融入了知青文化,提升了完达山的文化底蕴。
 
信奉“宁可牛顶人,不能人抽牛”的“牛道主义”是完达山人将质量意识融到骨子里的最佳诠释。养好牛,就要以牛为本。完达山的张元培正是秉持“牛道主义”,带领一批畜牧产业工人为完达山建立了自己的奶源基地,从而使企业稳健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为了能在高寒地区成功养殖奶牛,为企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塑造了完达山人的品格,使得完达山这样的老企业在新的时代依然能够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乳制品的个别质量指标高于欧盟标准
 
据《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披露,2016年上半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抽检乳制品14249批次,合格率为99.7%。王景海认为,这样的合格率在世界上都应排在第一位。
 
第一,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的乳制品生产设备是世界最先进的,这些年来已经完成了设备改造,投资巨大。第二,中国买来了世界最先进的检测仪器。第三,中国的牧场由松散型养殖向规范化、规模化养殖转型,基本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中食展banner
五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