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注册   登录
要闻

谜一样的“复原乳”:监管十年 标注仍形同虚设

字号+ 作者: 胡可璐 来源:人民网—食品频道 2016-04-26 14:26 我要评论( )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曾要求部分液态奶产品对其中复原乳使用情况进行包装明示,但十年过去了,该规定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市场上复原乳使用量一直成谜,就连进口巴氏奶也被发现违规添加复原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曾要求部分液态奶产品对其中复原乳使用情况进行包装明示,但十年过去了,该规定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市场上复原乳使用量一直成谜,就连进口巴氏奶也被发现违规添加复原乳。
 
  据业内估算,目前近三成大包粉被添加到了液态奶中但未标明,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其使用量的增多也被专家认为是“杀牛倒奶”背后的隐形推手。
 
  农业部近期颁布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再次剑指复原乳乱象,并希望建立优质乳工程提升民族奶业竞争力。

  由农业部制定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于今年4月正式实施,却意外将复原乳问题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事实上,我国早在2005年就曾发文限制复原乳在巴氏奶中使用,并要求部分产品明确标注复原乳使用比例,但十年过去了,这一标准由于监管难度大、消费者误解等因素,已形同空文。
 
  复原乳背后,是进口大包粉对国内乳业的冲击。据业内估算,进口大包粉到岸价格仅为国内鲜奶价格的一半,受利益驱动,约有30%大包粉被加工成复原乳添加至液态奶却不标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且对国内上游养殖企业造成冲击,成为“杀牛倒奶”现象背后的隐形推手。
 
    在此背景下,业内将我国乳业的转型出路寄托于优质乳工程。而据专家介绍,新的复原乳鉴定标准正是“优质乳工程的宣言书”。
 
  国内市场
 
  “复原乳”标注变一纸空文
 
  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把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添加一定的水或牛奶制成的乳液。
 
  据参与此次鉴定标准制定的专家组介绍,由于生鲜乳、巴氏杀菌乳、超高温(UHT)灭菌乳在生产过程中糠氨酸和乳果糖变化的规律显著不同,因此修订后的标准可以据此准确鉴定复原乳。
 
  事实上,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关于复原乳标识标注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巴氏杀菌乳中不允许添加复原乳,鼓励使用生鲜乳。凡是在酸牛乳、灭菌乳中使用乳粉的商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复原乳”字样及使用比例。然而十年过去,该规定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各大商超发现,仅旺旺牛奶在罐体显著位置标出了“复原乳”字样,未见其他品牌有标注。各品牌灭菌乳、酸牛奶产品配料均显示为“生牛乳”,但仅凭肉眼观察及口感,消费者无从判断产品中是否加入了乳粉。
 
  据王丁棉测算,2015年我国生产成品液态奶2850万吨,但生鲜奶产量却远低于此,至少有500万吨液态奶是由奶粉还原而成,折合成奶粉将近60万吨。去年我国生产及进口大包粉共计207万吨,由此计算,大包粉中约有30%添加到了成品液态奶,另有10%左右添加到了饼干、冰激凌等产品中。
 
  谈及2005年复原乳标注规定的失败,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复原乳旧有标准对糠氨酸限定过低,无法准确判断产品中是否使用了还原奶。他曾带监管部门对牧场现挤牛奶进行检测,结果按照标准,生牛乳中竟然也“含有复原乳”。

  进口市场

  进口巴氏奶也加复原乳
 
  国内液态奶如此,近几年强势攻占我国市场的进口巴氏奶、常温奶也未能幸免。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松励及其团队曾在2013-2015年对我国15个省份的生鲜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发现进口奶的情况更不乐观。
 
  李松励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评估结果显示,112批次国产UHT灭菌奶中糠氨酸的平均值为196.1 mg/100g蛋白质,46批次进口UHT灭菌奶中糠氨酸的平均值为227.0 mg/100g蛋白质,显著高于国产品牌(P
 
  在这46批次进口UHT灭菌奶中,81.8%属于正常UHT灭菌奶,18.2%属于过热加工。值得关注的是,4批次标称巴氏杀菌奶的进口品牌中,1批次为非巴氏杀菌奶但使用了巴氏杀菌乳的外包装,而另1个批次则被检出添加了复原乳,违反我国巴氏奶中不得添加复原乳的规定。
 
  影响
 
  国内养殖业受复原乳冲击大
 
  与十年前因奶源紧缺使用复原乳不同,如今乳企使用大包粉更基于降低成本考虑。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我国进口大包奶粉66万吨,约合528万吨生鲜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与此同时,进口大包粉到岸价格长时间保持在1.5万-2.5万元/吨,而国内乳品企业用生鲜乳生产奶粉成本在3.3万-3.5万元/吨,价格相差近一倍。
 
  全国政协委员杜宇新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乳品企业纷纷选择使用进口奶粉复原后再生产,限收拒收生鲜乳,阻碍了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近两年每个乳企的业绩都在增长,乳产品快速增长,但收奶量反而没有增长。”一家上游乳企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复原乳的使用导致上游养殖企业出现卖奶难,“由于会造成污染,规模牧场奶量大无处倒奶,只能每天喷粉,并且加大奶牛的淘汰力度,其实也等同杀牛倒奶。”
 
  一位乳企奶粉事业部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原奶都面临产能过剩局面,国内企业喷成大包粉的成本在每吨3万多元,而进口大包粉到岸价约为2万元/吨左右,迫于销售压力和降低库存,国内乳企也只能亏本销售。
 
  受此影响,包括现代牧业、圣牧高科等在上游养殖环节较有优势的乳企纷纷转战下游市场,推出自有成品液态奶品牌,也使得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成本处于竞争劣势的情况下,业内开始着手推进优质乳工程。
 
  “《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就是优质乳工程的宣言书。当糠氨酸≤12时是优质巴氏杀菌乳,≤190时是优质UHT灭菌乳。”李松励告诉新京报记者,美国早在1924年就颁布“优质乳条例”(PMO),使得美国的优质乳(A级)比例达到了98%以上;欧盟、新澳地区优质乳比例几乎达到100%,“优质乳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发展”。
 
  ■ 小贴士
 
  复原乳总体不如巴氏乳营养
 
  事实上,2005年复原乳标志规定更多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并未提及复原乳营养方面的问题。但近几年,围绕复原乳的最大争议就在于其营养价值是否与巴氏奶、UHT灭菌乳存在较大差异。
 
  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松励告诉新京报记者,复原乳中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传统营养要素的含量与UHT灭菌乳比,有些有变化但不显著,但其生物活性物质损失严重。
 
  李松励称,现已证实乳中含有免疫蛋白、活性酶及活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质,但对热比较敏感。如奶中大量存在的β-乳球蛋白在复原乳中功能已完全丧失;奶中的免疫蛋白在复原乳中已检测不到,而这些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复原乳在营养价值方面总体不如巴氏奶。
 
  全国政协委员杜宇新还指出,进口大包粉经过境外加工、储存运输、报关等程序到国内再生产,保质期大大缩减。复原后生产乳制品重新标注分装日期,使即将过期的大包粉“重获新生”。(记者 郭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中食展banner
相关文章
五粮液